一般來說運動分類以FITT系統為主
Frequency:一周運動的頻率
Intensity:運動強度,可用最大心跳、VO2MAX、HRR等估算每人的相對運動強度
Time:每次運動持續時間
Type:運動的型態
一般來說建議每周中強度運動3次以上至少每次30分鐘(衛生署推的333)或者每周5次輕量運動每次30分鐘
一般無法測量最大心跳的民眾可以利用RPE scale來做主觀的強度分級http://www.hksports.net/hkpe/running/supplementary_notes/borg_rpe_scale.htm
而運動型態則分為三種
1. 消耗穩定且不需高度技術(走路、慢跑)
2. 消耗較高且不需高度技術(登山、騎腳踏車)
3. 消耗較高且需要專門技術(球類競技、武術)
依照個人需求選擇所需的運動模式或者訓練才能達到效率最大化
而一般常見的分類:有氧運動及無氧運動則是指細胞能量供給的系統不同
骨骼肌內ATP的來源由3個系統提供
1. ATP-PC system
依靠骨骼肌內原有的ATP,只需單一酵素催化,反應極快,只能提供一開始極短期的能量消耗,為及時能源,一般來說訓練30秒~1分鐘會消耗完。
2. 無氧乳酸代謝系統
無氧氣參與,使用葡萄糖和肝醣進行醣解和磷酸化製造ATP,速度較有氧系統快,通常提供3min以內的運動能量來源
3. 有氧代謝系統
氧氣參與,但是無氧閾值很難界定,速度較慢,通常須開始運動後1~4分鐘穩定後才能提供能量
提供能量順序
1. 細胞內儲存的ATP(每克肌肉含4 mM),儘可以提供幾秒而已
2. 利用肌肉中的磷酸肌酸(creatine phosphate),每克肌肉約含有20mM,為上者的五倍,但仍很快就會用完(前面提過約15 秒左右)
3. 中間階段(at moderate levels):做較久的運動則利用氧化磷酸化
a. 前面五到十分鐘:以肝糖為原料
b. 接下來的三十分鐘:藉由血液送來燃料,以脂肪酸為主要來源
所以有氧和無氧運動訓練的是不同的能量供應系統,同時會訓練到心肺系統,但是訓練的模式強度時間等因素需各自設計
比方中跑400公尺所用的能量就是無氧+有氧
3000公尺則大部分是有氧系統提供
100公尺則是乳酸系統為主
舉重則是ATP-PC系統+乳酸系統
所以別再相信不會很喘的就是有氧運動這種奇妙的說法了
會很喘純粹是強度太高有氧系統能量供應不足或呼吸肌疲勞,造成過度換氣的現象
留言列表